“美国人来了,有面包也有自由;苏联人来了,有面包没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指中共),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后来有朋友传达了毛泽东给胡适的一个口信: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后,只冷冷回了一句:“不要相信共产党的那一套!”

在胡适还没有决定离开北平时,西山一带的中国共产党的广播电台,已经明确宣布:只要胡适不离开北平,不跟蒋介石走,中共确保北平解放后仍让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北大同仁与下属也有劝胡适留下的,但胡适只是摇摇头,还是决定走。

胡适的思想就是倡导民主与科学。1927年,他写《我们对西洋文明的态度》,对社会主义持肯定态度。1949年去了台湾的周德伟把《通往奴役之路》介绍给殷海光与胡适,由殷海光翻译并在《自由中国》上连载,此举引起了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反思。

胡适晚年在《自由中国》上发表《从〈到奴役之路〉说起》,认为社会主义的倾向与他的自由主义思想间有冲突,开始公开地忏悔,甚至清算自己过去的思想。这和上世纪50年代大陆形势有关,同时他也受到了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一书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