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一本好书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荷尔德林
《通往奴役之路》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知名著作,自1944年第一版起,该书成为了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这本书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累计销售量超过二百万本(截止2010年),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之一,并常被当今的许多评论家所引用。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认为,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民主国家“逐步放弃了经济事务中的这种自由”,威胁到了个人的政治自由。社会错误地试图通过中央计划来确保持续繁荣,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极权主义。“我们实际上承诺摒弃那些产生不可预见结果的力量,用所有社会力量的集体和‘有意识’的方向来取代非个人的、匿名的市场机制,以达到有意选择的目标。”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虽然被视为确保平等的一种手段,但它是通过“约束和奴役”来实现的,而“民主在自由中寻求平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
哈耶克主张,自由市场的竞争优于强制性的规划,因为自由市场是唯一可以协调人类活动而同时免受权威强制或任意干预可以调整的手段。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资源需求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或起码维持一个保守稳定的状态。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
社会反响
哈耶克的对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读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后评论道:“就我来看这是一本伟大的书……在道德上和哲学上我都不由自主地同意了书中几乎所有论点:不只是同意之,而是深深地被其说服。”依据麦美伦的描述,温斯顿·丘吉尔在读完这本书后“更加忧心工党政府上台的后果”。他并且在1945年的选举广播中提出警告,称社会主义政府“将会变成某种形式的盖世太保”。丘吉尔的对手克莱门特·艾德礼则在选举广播中反击丘吉尔所说的只不过是“奥地利教授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二手学术观点”。当时还处于战时物资匮乏的状态,但保守党的竞选总部仍特地调出1.5吨的宝贵纸张以印制更多的《通往奴役之路》。
米尔顿·弗里德曼称赞“《通往奴役之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的著作是最伟大的,我只有赞美。我确实觉得,《通往奴役之路》让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天职——自己恰当的专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